發表文章

【小說】古生代的奇異星 5‧我們的大局

圖片
第二部 與安好決裂   5‧我們的大局   從往日的夢中回過神來,孤合子發現自己被帶到地球,但這一次登陸過程再次出錯,她與樹花、艾克多玲和里戈希迫降在熱帶一處叢林遍布的島嶼上。   暗紅色的卵形登陸艇幾個小時前才因為撕裂了大氣而留下一身漆黑焦痕,淋過了大雨後仍然冒著灰煙。它栽在山林中一片罕有的土石裸露之處,那是一處陡峭的崖坡,連綿叢林間因為地勢隆起而產生的破口處,地層紋理顯現的丘陵。   孤合子看向身旁,那些彼此簇擁相連的樹木頂層翻騰陷落,呈現出劇烈的高低差,反映著被遮蔽的大地傾斜的樣態,那是由地涵熱柱與板塊的動盪運轉而生。   此刻,她的長髮已被截斷。現在她的髮尾只比耳朵低一些,但雙耳還是大半被覆蓋住,大大的眼睛則從烏黑不平整的厚瀏海間探出。   「妳怎麼穿制服?一淋雨就會失溫的。」   里戈希從地勢低處向她走來,石堆在他腳下被採得滑動,他穿著短袖格子襯衫與登山褲,腳上是一雙表面剝落的牛皮靴子,看起來像放了四十年,實際上也就是放了四十年,鞋底都半脫離了。   「我沒有帶自己的衣服過來。」   孤合子身上穿著的是睡鯊號的「制服」,那套連身的薄帆布製工作服,從頭到腳都是黑色的,為公部門配備的太空標準衣著。不過,大家在非會議的場合都隨意穿自己的私人衣物,這些老制服於是出乎意料地保存得不錯。   然而,以生活於乾燥恆溫、不具蟲害的太空船中為使用預想的這款工作服,在熱帶雨林中是既怕水又不散熱,大一點的蚊子恐怕都能直接用口器刺穿。   樹花在太空中的常態性穿著就是艾克多玲用那套黑色的太空船制服改成的。「樹花特製版」不但成了高領服裝,還加了衣擺的設計(假的,因為本體是連身工作服),為了不讓那片衣擺在低重力下隨意漂蕩,內側用了綁帶與磁扣固定於大腿根。   但現在樹花也褪去了那副常見的裝束。此時她正在不遠處的高草叢邊,低頭看著腳下低處的樹海,身上穿著適宜在熱帶叢林活動的淡色薄衫和亞麻褲,外頭再加上一件有點太大、垂到小腿的灰藍色連帽外套,薄但是防水。   「登陸艇上有一些衣服,趕快去跟艾克多玲拿。」   「她好像正在通訊。」   為(不太有效的)防止蚊蟲叮咬,樹花的短袖襯衫內加了長袖高領棉衣,里戈希則大概是嫌麻煩而沒有加上那一層,他多體毛的頸子上黏著拍死的蚊蟲。手套與口罩依然在樹花臉上,但口罩的存量大概會在幾天內耗盡,到時她就得直接用自己的呼吸系統承受漫天的火山灰。   那場劇烈的火...

解說〈真正去過的地方〉其之一

   ‧解說〈真正去過的地方〉其之一   〈真正去過的地方〉(《古生代的奇異星》第四回)稍微講了一下無神論的事情,是因為我想為無神論做一些辯護。   否定無神論的論述,概略來說,應是指稱缺少宗教信仰會造成道德毀棄、文明墮落。說人類的各種行徑將因為沒有信仰而流於自大自私,並且否定人心感受而沉迷於以物理單位來計算好壞對錯(例如將人肉秤斤論兩、計算熱量來評估要吃還是要燒之類的)。或許一些政治與歷史上的情勢將加劇那樣的想法。   但儘管那種可怕的場景並非不可能,但我認為那樣的想像也不全面。   無神論不必然會衍伸出一切以物理效益為先的價值觀。作為(心懷驚懼的)無神論者,我就很認同人類情感、心理的平靜與順遂也是一種在價值判斷時應該被度量的實質益處。而對我來說,無神論比較能讓內心平靜──也許宗教拯救過與傷害過的人數差異並沒有想像中的多?人類的文明從宗教上得到的一些事物,或許改從哲學中求取會更好。   雖然我不覺得需要去考慮神靈的存在,但我很清楚信仰神靈的人是確實存在的,所以出於對信徒的尊重不會去認同刻意挑釁或褻瀆宗教的行為,也不會去貶低信仰者。   而關於敬畏之心,自然生成的萬物群星早已足夠讓人敬畏了。

【小說】古生代的奇異星 4‧真正去過的地方

  4‧真正去過的地方   儘管與那些在魚螈星僵局中逐漸失去意志的對象過去交互甚淺,但目睹無法撼動的緩慢死亡,本身就足以折磨孤合子尚年幼的心智。她在那時第一次意識到無常的可怖。但哭聲傳不到魚源星,活在睡鯊號上的最後幾個人也認為應當離開了。   孤身堅毅潛泳二十五年,僅得到兩個月靜息的睡鯊於是又被吵醒,靜默中它的推進器亮起,展開漫長的返航。隨後的幾個月中,艾克多玲產下了腹中的女兒,並用一種地衣的名字為她取名叫「樹花」。這位孤合子沒有血緣關係的妹妹,自還未出生就被艾克多玲視為自己的拯救者。   透過捨去空出來的人類活動空間擴充推進機具體積,並利用好幾顆正好運行到航線附近的星體進行重力加速,從魚螈星回程的效率增加了。只花了大概去程一半的時間──約是十年多一些──便回到了可以用肉眼辨識出地球的區域。也來到了魚螈星最終閃燃的時刻。探索任務結束後多年,魚螈星本身也發生了意料之外的劇變,揭示了它的別離。   睡鯊號上的大多數人都死於魚螈星上,讓艾克多玲更覺得孤合子的存在影響了自己與里戈希間的關係。在沃伊納死後,他們的關係逐漸親密。   里戈希則態度反覆,偶爾會以認真或顯得友善的方式與孤合子相處(有如在表演),但不時就忽然暴怒或冷漠(絕非在表演)。   孤合子對他們兩人始終感到陌生。   但他們兩個也是受苦的人。在孤合子的誕生與存續議題中,作為「銷毀孤合子派」的他們與「存活派」之間爆發了漫長且殘虐的衝突,但最後真正養大孤合子的卻也是勉強自己接管了(同樣主張在胚胎階段銷毀孤合子,但後來卻保護了孤合子、讓她得以長大的)沃伊納遺志的艾克多玲。孤合子也沒辦法對他們做什麼報復之類的事情。只是她的憤怒跟難過都要放哪裡呢?   而很快就能脫離父母獨自在船上活動的樹花展現出了超齡的心智,反而成為了她的精神寄託。儘管孤合子其實始終對與她互動感到不安,畏懼的對象不僅是樹花本身,也包含了溺愛著她的艾克多玲。   儘管她早在數年前就預料到大概自己沒有機會踏上地球,卻是直到打空氣針的五天前才被確切告知。那時,艾克多玲攔下巧遇的她們,宣布旅途即將告終。   據說是宇宙中最美麗、最有生機的行星與太陽的強盛一同明亮,在睡鯊號的前方延展出貼合著灰白雲氣的朦朧海洋,而在其後方,已經沒有更多的航路。   「結果我們有因為灰塵而怎麼樣嗎?除了樹花小時候那一次之外?妳過去二十年來的煩惱都是在虛耗,只是在折騰跟妳生活在一起的...

【小說】古生代的奇異星 3‧虛空中的哭聲

  3‧虛空中的哭聲   他們絕大多數的經驗與執念都不被知覺也不被記憶,漫長的壓抑、等待與奉獻接近全無報償。數十年的漂流衝向數秒鐘的殞落,死前的哀號也只傳入空無之中,永遠消失……。他們的故事是虛空中的歌。   仰躺在空中的孤合子因為缺氧與心臟抽搐的痛苦面容猙獰,淚水在低重力空間中凝結飄散。求生的本能驅使她發出斷續嘶啞的哀鳴,但同時,她的腦中卻還是想起了不久前樹花對自己說的那句話:   「到了地球後,我們就不再被困在這裡了,妳也就不用再擔心宇宙塵的事情啦。」   果然,自己一生都無法專注在身處的時空中,她心想,原來就算是在死前痛苦掙扎的時候,大腦中的思緒也還是會要執著地朝未來與過往探尋。但這次不是出於焦慮了,而是因為鄉愁,還有其中的懊悔。   魚螈星上的人們,是不是也在類似的情境中感受到意識的喪失?在太空裝視野有限的頭盔中、在悶熱中,聽著自己的呼吸聲,盯著灰藍色的砂石或壯麗卻也寂寥的夜空,直到一口氣都吸不到為止。   瀕死的孤合子回想起小時候所見的無解慘劇。那時睡鯊號在太陽系的邊陲成功接近魚螈星並展開探勘,登陸的成員卻意外受困,最終在絕望中衰竭而死。那時樹花尚未出生,她的父母──醫師兼(沃伊納死後的)船上實質領袖里戈希與駕駛員艾克多玲卻對腳下遙遠處日復一日衰弱的同船成員不太在意。五歲的孤合子則在聆聽那些滿是絕望的通訊時感受到震撼心智、無法化解的恐怖。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記錯了,畢竟是好多年前的事情,她好像聽到有個擱淺在魚螈星上的人說,要直接脫下太空裝,寧願讓自己被電磁輻射燒灼穿透、被冰霜凍結,也不要在束縛之中受漸進而無望的折磨,至少自己還能成為少數曾用肉身踏行地外天體的人。但在那之後,他的叫聲棲絕至極,讓人懷疑宇宙中的輻射線是否強烈得足以將人活活自皮膚到骨肉扯成殘片。   也許那些都是不存在的記憶,不斷反覆的回憶過程扭曲再加上與夢境混雜造成的結果,但血管中有空氣滾動的孤合子還是因為那些思緒而開始懼怕起來。   「那些人在電波的另一端一個一個死去,我沒有親眼看見他們,但我卻隱約感覺到他們失去生命時的精神狀態。注定要消失的心智就好像在我面前,用很緩慢又偶爾暴衝的進程惡化……。」   睡鯊號在離開地球後的第二十五年,終於來到了魚螈星的面容之前。當時的記憶中,五歲的自己從太空船骯髒的小窗望出去時,雙眼中延伸的不再是星點離散的漆黑,而是彎曲成近乎正圓形、表面細緻凹凸的灰白大地...

太空裝的設計草圖

圖片
  設計《古生代的奇異星》中睡鯊號上用的太空裝。這版的設計概念有一部份是「可以讓小朋友自己在家拿安全帽、蓮蓬頭跟既有的衣服來Cos」的發想。   睡鯊號太空裝的風格是粗糙簡陋的,因為計畫執行國沒有美國與蘇聯的科研能力,又被雙方拒絕支援,只好用政治手段跟次級技術硬把很多物件堆出來(沒有冷凍冬眠,長途太空旅行是靠醒著的人住在上面等;只做得出機器才感受得到的極弱人工重力,住上面的人數十年間都踏不到地面)。   這套太空裝的小特色是手套只有四根手指。

【小說】古生代的奇異星 2‧樂園亮燈

  2‧樂園亮燈   水聲隆隆,好像身處湍急深邃的溪流旁,但在睡鯊號上所謂的「河流」是通過船體的大型淡青色管線,切面是四方形的管道高度約與成年人的身高相仿,在太空船挑高的空間內被固定於「高處」──管線上畫有箭頭,提醒著飄動於超低重力環境中的人們「上方」被定義的方位。   經過淨化的水、透過化學反應製造的水,匯聚在那條養活了睡鯊與其體內生命的大血管中,加壓奔騰,分流而去。   在水道上游的一處,有一塊被木框固定的灰色硬板貼在管體上,約有一個成人雙手打開的寬幅。叢枝狀的淡綠色地衣生長在板面上,堅硬扁平的殼體多次分岔延伸,通向舌狀擴張的末梢。地衣體最高的生長幅度約五公分,有些地方長出淺凹的圓盤狀構造。   而在地衣旁邊,管道粗糙的表面上貼著一張(歷經打成紙漿後再製又再製的)褐色皺紙,上面有歪斜字跡以波蘭文寫著「相對安全區域」,意思是指,這地方是數十年前的宇宙塵埃爆發事件後,已無望除淨的殘留微粒密度較低之處。那是孤合子為了樹花等同船夥伴(在樹花之外只剩兩位)費心苦思,根據船內的地圖與空氣循流方向所推論出的。但其實只有樹花會認真看待那些指示,那不是出於她對宇宙塵天生的過敏體質,而是因為她知道孤合子所身陷的恐懼。   不過,此刻的孤合子伸手將那張紙給撕了下來。在這個當下,距離魚螈星的閃燃忽然中斷、陷入沉寂已經過了五年,二十歲的她,消瘦的背影懸浮在那塊地衣石板前,而樹花陪在她身旁,後者今年十五歲,比孤合子還要稍微高一些(但看不太出來,尤其在雙腳不會踩在地面上的此處)。   孤合子把紙對摺,墊在另一隻手抓著的一個小木箱上,並拿出口袋中的一支鋼珠筆在其上塗鴉起來。   看著她的樹花在領口處夾著一片透明的玻璃片,那曾是一副暗紅鏡框的眼鏡,如今被拆掉了半邊,框與嵌著的一片鏡片一起被改裝成飾品。她的口罩在接近雙眼下方的位置有兩條水平的透明帶,裡頭排列著灰色短小的顆粒狀物,能指示出當下口罩的潮濕程度,除了顯示空氣濕度外,也讓人能輕易的判斷洗完的口罩乾透了沒。   因為擔心宇宙塵過敏的緣故,自小戴著口罩長大的樹花也穿著包覆度很高的高領衣物,而現在她的服裝比起幾年前又看起來更為正式,甚至戴了手套。樹花的母親用睡鯊號上的衣物為她修改成的那些裝束,目的是彰顯她作為重要之人的身分。相較之下頂多算是實驗動物的孤合子從小到大幾乎都穿著寬鬆的襯衫和短褲。   事實上樹花母親自己的服裝也很輕便,在超長途旅行的...

【設定集】隱蔽的奇觀與其設定──《隱蔽奇觀》系列知識收錄:持疚鎮篇

圖片
  ‧持疚鎮   【地理位置】   位於台灣北部丘陵地的中型城鎮,具體位置在宜蘭縣與新竹縣之間,有可直通兩縣的道路。往宜蘭的方向有較多的人為開發,往新竹的方向則要穿過一條鑿穿原始山林的老舊公路(後來有發現一條日本時代由日軍鑿出來的軍用地下鐵路連通到新竹縣,但已經荒廢多年無法使用了)。   與宜蘭之間有較多公路、搭火車也只能從宜蘭搭支線進入(普通車車程一個小時左右)。   矛盾的是,雖然與宜蘭的交通較方便,持疚鎮卻是被劃歸為新竹縣下的行政區。   鎮民A:「明明我是新竹縣人,去宜蘭縣政府卻比去新竹縣還快。」   其實這是因為雖然在當代與宜蘭的交通較順暢,但與新竹打通的歷史卻早了很多年的緣故。   因為地理環境的孤立,常常有人把持疚鎮視為一個縣來看待。   【自然環境】   濕熱的亞熱帶闊葉林是主要的植被型式,持疚鎮是全台灣年雨量最多的幾個地區之一,因為地勢低窪的關係而有許多靜水域生態。較東邊近宜蘭的一側地勢起伏相對小(但仍然是上坡又下坡的),故多數的建物民宅都集中在那一帶,西側則是保留了較多原始自然的地景,是森林主要殘留的區域,也有一些高草叢夾雜各處。   被高山環繞海拔卻很低,最低處甚至是負海拔。半盆地的地形是由更新世末期的冰河將山脈削去所形成的谷地。   【名稱】   實際上為什麼會有持疚這個地名已經不可考,只能確認是從清帝國時代末期開始出現的。有傳說故事給出了不一定是史實的解釋,認為首先主導在此地建設的人是某件懸案的主事者,為了提醒自己要抱持愧疚與懊悔度過餘生才以此名作為地名。   【歷史,與當今的人們】   日本時代末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頭十年曾經短暫繁榮,隨後卻經歷了長期的發展停滯,現在的公共建設多半很老舊且缺乏維護。二十一世紀後為了提升台灣木材的自給率,持疚鎮成為林業指定發展地區,相關產業的興盛讓人口開始逐漸增加,未來可能進行有計畫的市鎮更新。   鎮上的學校很少,為了因應流入的人口而開始新建或擴建。在戰後不久就成立的持疚高中因為住宿的學生太多,宿舍裝不下,而需要跟其他鎮上的學校借宿社區。   在日本時代,整個鎮上只有一間統包了自小學到大學教育的私立學校,該學校由各個不相連的校區組成,並且都是全住宿制,讓鎮上形成了「去讀書就是要住學校」的文化並大致延續至今。所以持疚鎮的國高中幾乎都配備了宿舍區而且至今入住率仍很高,國小則已不再有住宿制度。   其中,...

【小說】古生代的奇異星 1‧星球繞行的終點

圖片
古生代的奇異星 第一部 星空中的睡鯊   1‧星球繞行的終點   無光的黑暗艙房內,鎖著粗厚螺栓的窗框分割了強化玻璃外頭的景象:天體化為星點,寂寥零落地散佈在黑暗深沉的虛空之中。某個窗格內有一顆灰色的小行星,距離稍近,可以勉強看見其表面的顆粒狀起伏,它形狀狹長、不規則彎曲,作為視野內唯一能用人眼看清輪廓的天體,它的亮光顯得突出。   少女「孤合子」與身旁的女孩就在那幾片框格交錯的窗前,兩人的身軀擋住了微弱的星光。玻璃窗陣列自她膝蓋的高度延伸到接近天花板。若從窗下仰望,就能看見外頭的無盡夜空通向人類難以體會的遠處,使面對其壓境的人感到低伏敬畏。從其它方向觀看亦然,那宏大的尺度,遠超人智。   兩人的身後,有好幾道固定著眾多半透明方形器皿的低矮鐵架與長桌面,器皿中填塞著的土壤被金屬網卡在缸底,許多蕨類生根其中,卻都已經枯萎乾癟。她們所身處的,是太空船上一個荒廢的植物栽培室。   從標本似的褐色皺縮葉片,可以想像出一些蕨類在茁壯生長時的輪廓──人類前臂長度的葉在中軸兩側交替排列著狹窄的缺刻,間隔著那些缺刻彼此相鄰的葉面裂片,從葉柄部分開始漸次變長,過中軸的某個點後又漸次變短,最終在前端癒合成尖銳的末梢。那些枯萎的死葉沒有低垂,反而浮在空中,就如生前一般挺立。不遠處還有一些斷裂的葉片懸在深黑的空洞中,緩慢漂流而不墜落,因為這裡幾乎沒有重力。   所以房內兩人的雙腳也未踏在地板上。年約十五歲的孤合子碰了一下窗框,將自己慢慢推往地板,然後盤腿「坐到」了地面。實際上,她是用貼在短褲與腳環上的片狀強力磁鐵吸住了塑膠地墊上的磁性塗料。她伸手緊緊抓住了地墊的空隙,卻不是出於要穩定自身,而是基於心裡的動搖。   旁邊的另一位女孩約十歲年紀,臉上覆蓋著灰藍色的布口罩。俯瞰著身旁的同伴的她,眼角天生上揚。   孤合子前方的地上以同樣的磁性固定機制架設著一台天文望遠鏡。那台望遠鏡經過改裝,連接著可記錄影像的感光元件。縮得很短的腳架讓機身的高度與「坐在地上」的孤合子差不多。直徑比人類手掌還大的望遠鏡鏡頭約有半隻手臂長,以很大的仰角指向窗外宇宙的某個區域,含著一片被縮小了的星相。   目標已被放入目鏡視野之中,是一顆球形星體,一顆矮行星。它大部分蒼白、但又有灰藍色的斑塊與曲折的紋路線條,那些有顏色的部分尤其聚集於星體南半球的區域。   它比冥王星更加外圍、曬著比鬩神星更黯淡的日光。因為亮度微弱又相...

【設定集】隱蔽的奇觀與其設定──《隱蔽奇觀》系列知識收錄:世界觀篇

圖片
   ‧世界觀   一個與讀者所處的世界大致相同的宇宙。有著相同的科學定律與幾乎一致的生命演化史,但有一些不存在於讀者世界的生物物種和地理樣態。   讀者世界存在的政治實體都存在,但也有一些國家和民族是讀者世界所沒有的(比如在澳洲與新幾內亞附近的近赤道島國「息羽林國」),經歷過大致相似的兩次世界大戰與冷戰歷史。   台灣本島的形狀比「讀者世界的版本」要來得更寬一些,所以能容下一些多出來的行政區。   科學與科技的發展在多數領域的進程都與讀者世界約略一樣,唯有太空科技明顯發達非常多。在一九七零年代已經有國家能用載人航行的方式抵達比月球還遠的小行星帶,並也在當時就開始實際執行把人送往太陽系外圍進行探索的計畫(實際抵達的時候已經又過了二十多年)。   然而,並沒有實用化的人工冬眠技術或者超空間旅行的技巧,穿越宇宙空間的方式依舊是最粗暴簡單的那種:讓人實際上在船中渡過多年人生,以至於參與超長航程的太空船成員在長期封閉之下經常出現心理方面的問題。   世界上九成的女性是同性戀者,剩下一成的人則多數為雙性戀,因此女性的同性愛情被視為常態。   然而,儘管不會覺得女同性戀是少數,該世界看待同性戀者的觀點卻與讀者世界沒有明顯差異,並沒有比較友善。對同性戀者的惡意、「異性戀才是正常」的觀念仍然存在且廣泛。另一方面,基於某些難以簡單說明的理由,該世界的人口和出生率與讀者世界一樣,所以依然有全球人口過載跟已開發國家少子化的現象。   該世界中無線耳機的市占率極低,因為大家覺得容易弄丟又要充電很麻煩,所以儘管存在卻幾乎沒人在用。

新作長篇小說《古生代的奇異星》、小說設定集《隱蔽的奇觀與其設定》即將連載開始

圖片
  新作長篇小說定名《 古生代的奇異星 》,即將在今年十月開始連載(全篇免費公開),相關資訊將逐步釋出。   另一方面,《隱蔽的奇觀與其機制》小說系列的各種設定也將在設定集《 隱蔽的奇觀與其設定 》中將進行整理與解析。從「那是個什麼樣的世界」到「那個地方發生過什麼事情」,故事中的世界觀與專有名詞將一一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