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定集】隱蔽的奇觀與其設定──《隱蔽奇觀》系列知識收錄:持疚鎮篇
‧持疚鎮 【地理位置】 位於台灣北部丘陵地的中型城鎮,具體位置在宜蘭縣與新竹縣之間,有可直通兩縣的道路。往宜蘭的方向有較多的人為開發,往新竹的方向則要穿過一條鑿穿原始山林的老舊公路(後來有發現一條日本時代由日軍鑿出來的軍用地下鐵路連通到新竹縣,但已經荒廢多年無法使用了)。 與宜蘭之間有較多公路、搭火車也只能從宜蘭搭支線進入(普通車車程一個小時左右)。 矛盾的是,雖然與宜蘭的交通較方便,持疚鎮卻是被劃歸為新竹縣下的行政區。 鎮民A:「明明我是新竹縣人,去宜蘭縣政府卻比去新竹縣還快。」 其實這是因為雖然在當代與宜蘭的交通較順暢,但與新竹打通的歷史卻早了很多年的緣故。 因為地理環境的孤立,常常有人把持疚鎮視為一個縣來看待。 【自然環境】 濕熱的亞熱帶闊葉林是主要的植被型式,持疚鎮是全台灣年雨量最多的幾個地區之一,因為地勢低窪的關係而有許多靜水域生態。較東邊近宜蘭的一側地勢起伏相對小(但仍然是上坡又下坡的),故多數的建物民宅都集中在那一帶,西側則是保留了較多原始自然的地景,是森林主要殘留的區域,也有一些高草叢夾雜各處。 被高山環繞海拔卻很低,最低處甚至是負海拔。半盆地的地形是由更新世末期的冰河將山脈削去所形成的谷地。 【名稱】 實際上為什麼會有持疚這個地名已經不可考,只能確認是從清帝國時代末期開始出現的。有傳說故事給出了不一定是史實的解釋,認為首先主導在此地建設的人是某件懸案的主事者,為了提醒自己要抱持愧疚與懊悔度過餘生才以此名作為地名。 【歷史,與當今的人們】 日本時代末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頭十年曾經短暫繁榮,隨後卻經歷了長期的發展停滯,現在的公共建設多半很老舊且缺乏維護。二十一世紀後為了提升台灣木材的自給率,持疚鎮成為林業指定發展地區,相關產業的興盛讓人口開始逐漸增加,未來可能進行有計畫的市鎮更新。 鎮上的學校很少,為了因應流入的人口而開始新建或擴建。在戰後不久就成立的持疚高中因為住宿的學生太多,宿舍裝不下,而需要跟其他鎮上的學校借宿社區。 在日本時代,整個鎮上只有一間統包了自小學到大學教育的私立學校,該學校由各個不相連的校區組成,並且都是全住宿制,讓鎮上形成了「去讀書就是要住學校」的文化並大致延續至今。所以持疚鎮的國高中幾乎都配備了宿舍區而且至今入住率仍很高,國小則已不再有住宿制度。 其中,